何不好说,但仔细考虑了一下,还是没有开口。
他感叹了一句,“能杜绝市面上七八成就不错了。”
寇季笑着点了点头。
赵祯又问,“我们拿回了商税收税权以后,就可以开始吗?”
寇季摇头笑道:“不行,必须等到县学和府学设立以后。”
赵祯一愣,盯着寇季道:“四哥是怕此政令施行以后,底下大多数人不识字,在商税上被人哄骗?”
寇季点头,“那些个豪门大户,其实我们可以不在意。可那些小门小户的,我们还是要维护一二。
避免他们不识字,请人帮忙交税的时候被人哄骗。
如今朝廷已经推行蒙学好几年了。
蒙童们几乎都识了字,正在学习简单的文章。
再过一两年,等蒙童们长的大一些,自然能为家里人分忧。
到时候我们就不需要担心一些小门小户的商人被人哄骗了。”
赵祯点着头,感慨道:“蒙学是我们要做的一切的根基。”
寇季补充道:“蒙学就是我大宋一切的根基。
等蒙学彻底深入人心,那官家就不愁人用了。
也不用再担心皇权不下乡了。
到时候官家只需要多派遣一些人手去下发邸报,朝廷的每一项政令,都可以一字不漏的传达给百姓。
那些个豪门大户和地方衙门,就休想再欺上瞒下了。
也休想再拿百姓们要挟朝廷。”
豪门大户之所以在地方称王称霸,就是因为他们家里大部分人识字。
朝廷的所以政令,都需要通过他们之口,传给百姓。
而他们在向百姓们宣扬朝廷政令的时候,总是将一些对他们有益的告诉百姓。
对他们无益的,他们只字不提。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的政令即便是为百姓好,百姓也不知道。
甚至有些对百姓好的政令,经过了他们的曲解,变成了压榨百姓的政令。
百姓们不知真意,在他们糊弄下,跟朝廷做起了对。
甚至帮着他们一起暴力反抗朝廷。
所以,蒙学是皇权下乡,是朝廷真正掌控地方,为百姓谋福的根基。
赵祯听完了寇季的话,脸上多了一些振奋,“等朕将其他各地的商税收税权拿回来以后。
朕就让各地州、府,准备设立县学和府学。”
寇季闻言,哭笑不得的道:“官家不必如此焦急。文制革新中的每一道政令,都需要时间。
我们也有的是时间。”
赵祯立马道:“朕容不下那些蛀虫多活一天!”
寇季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多言。
反正朝廷收回商税收税权,不是三两日就能完成的。
即便是通过暗中扑卖的方式,最少也得一年。
要推行寇季所说的商法和商税,也不是三五日就可以的。
光是税务司有暗转明,就需要解决很多麻烦。
因为有例可寻。
史书上记载,北宋末期,朝廷就施行过在地方设立多个税务司,将商税收税权彻底国有的政令。
但各地税务司设立以后,遭到了豪门大户,以及许多官员反对,最终还是被裁撤了。
可见朝廷要推行税务司的话,必然会受到阻碍。
而且阻力很大。
当然了,无论是豪门大户,还是官员们,寇季都不在意。
寇季真正在意的还是税务司本身。
税务司初建,必然是困难重重,不仅要用尽办法帮朝廷收税,还要跟豪门大户和官员们斗智斗勇。
最重要的是上下都得扛得住压力。
若是扛不住压力,被人一吓唬,被人一针对,就会土崩瓦解。
所以税务司的设立,必须徐徐图之,也必须精心挑选税务司的各级官员。
赵祯看到寇季一个劲的苦笑着摇头,就知道自己是心急了。
“我们需要做的太多了,不急一点的话,朕怕做不完……”
赵祯长叹了一声。
他虽是帝王,但在传承方面,跟民间的百姓没有太大区别。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将能做的做完,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安定、繁荣、昌盛的江山。
让后世子孙不需要经历他所经历过的磨难。
让赵宋江山可以传承得更长久一些。
寇季听到了赵祯的长叹,笑而不语。
因为他很清楚,江山社稷上面的事情,永远也没有做完的时候。
因为你每做完一件事,便会有心的事情发生。
如此反复,永无尽头。
赵祯和他只能做一些相对不那么容易改变的大事,为大宋江山搭起一个可以相对的传久一点的框架,使其传下去。
框架里的好多内容,都需要子孙后辈去完善、去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