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1117章 我说这是巧合,你信吗?

+A -A

    大汉军中人手一把神兵利器不是梦。

    那么取得陇右之后,以阿梅为首的团队,利用汉阳制造局所制定汉阳造标准,再交付汉中冶批量打造的盔甲兵器,则算是第二代。

    事实上,若是当真能在并州找到无烟煤,铁器的质量肯定也会大大提高。

    最早的二代兵器和近年来更迭的二代兵器,已经有了相当的不同。

    就拿现在的陌刀营来说,武器配置比街亭之战时更加地合理化。

    关将军与张小四分别坐在冯君侯左右,听到张小四所言,也很是赞同。

    不说秦校事一路感叹,镇东将军府内,在他离开之后,有两人从会客厅的屏风后走出。

    “控制荆州,甚至把吴国命脉控制在我们手上,难道还不算是十倍百倍红利么?”

    秦校事走一路想一路,忽尔心里大有感叹:

    张小四闻言,遂喜笑颜开:“就等着你这句话呢,还不赶快与我们说说?”

    如果说,丞相北伐陇右以前,大汉军中的主流兵器,与魏吴并无二制,算是第一代。

    对冯君侯的真正目的,她不是没有猜想,至少控制荆州粮食供应,她是早就知道的。

    “以后并州所产的铁器,肯定是要比汉中冶所产强得多。”

    昨日就与冯君侯谈到这个话题的张小四,话才说了一半,就与冯君侯一齐爬山去了。

    而这些年的屡次大战,更是为阿梅所带领的团队积累了厚厚一摞经验总结。

    那就是虽然早早制定下了标准,但这个标准是在第一代的基础上设计的,带有第一代的局限性。

    农具对铁器的要求没那么高,全部拿去打造兵器那是浪费了。

    只要汉国承认这些票子,那就能换来好东西。

    制定第三代兵器标准的条件,现在已经渐渐成熟。

    “吾做生意,何时是要看回本?我要看的是,那十倍百倍的红利。”

    “并州是三娘打下来的,并州的冶铁之权,是四娘帮忙拿下来的(注:并州也包括了九原故地)。”

    最关键的,是需要通过实战不断地进行各种调整。

    “何来十倍百倍的红利?”

    “是租借,不是送。”冯君侯老神在在地坐在原位,向两位妻室强调道,“租借与白送,是不一样的。”

    两人在榻上游山玩水,玩得太过兴奋,最后竟是忘记了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但此时听到冯君侯已经不满足于此,实是让她又惊又喜。

    但它也有不足之处。

    最多最多,也就是再给义从胡骑再配上一些。

    “所以关中一战之后,大汉的军中器械,恐怕又要再换一批了。”

    “校事府能结识冯君侯这等豪爽之人,果真幸事是也!”

    饶是张小四再怎么不让须眉,但时代的局限性,她又如何能看破后世经济金融战的恶毒手段?

    冯君侯再也忍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

    今日听得冯君侯自己做了主张,给吴人许诺那般天大的好处。

    如果哪一天两国断绝了往来,这些票子在大吴境内,也就成了废纸,谁又还会想着要用它?

    “我又不是傻子,焉不知这些东西落到他们手上,断然难有归还之理?”

    就算质量没有太大提高,但标准会更加统一,而且产量更会是一个飞跃。

    “阿郎还真是好生大方,不但要给吴国送钱粮,还要给人家送马匹兵器!”

    “到时候军中那些淘汰下来的兵器,总不能都拿去打造农具吧?”

    “所以还不如借给吴国,一来利诱孙权,让他尽可能地不倒向魏国。”

    若不是十年夫妻,深知冯君侯为人,换成以前的暴躁冰山美人,说不得就得拔刀用刑,问一问此人是不是吴国派过来的汉奸。

    冯君侯看看坐在自己左右的两位贤妻,然后得意洋洋地指了指北边:

    “这么多年来,冯君侯一直在帮助我大吴,真可谓是大吴的老朋友啊!”

    很明显,换完第三代兵器,就是为了与魏国争夺中原与河北去的。

些大户人家就会不用那些从蜀地流通过来的票子了吗?

    “就算是有抵押,就算能回本,但终究是助吴人壮大。”

    事实上,只要汉吴两国之间还有物资往来,票子就是最好的选择——谁让大吴需要汉国的东西呢?

    第二代兵器,由于利用了大型鼓风机、焦煤、水力等先进技术锻造,质量比魏吴兵器要好上不少。

    张小四却仍是有疑惑:

    “所以我这不是还提出了让他们抵押么?”

    正是关将军与张小四。

    冯君侯听得张小四之言,却是一笑:

    肯定也不能像淘汰第一代兵器那样,大规模地流入胡人手里。

    “有何区别?那么些个马匹兵器,盔甲钱粮,到了吴人手里,莫不成阿郎还指望他们会还回来?”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