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506、賊父寄瓶【xia】

+A -A

,离去前还撂下重话:「恁北就是不相信,咱们走着瞧,看看谁会死得快!」三天之后,悲剧就发生了。我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平常有吃懒葩补脑的话,应该犹记得柳妹为何会离乡背井来到阮阿公的故乡成为阮阿嬷。

    这段沉重的心路历程,我就不再重述。

    倒是以上我所呈现的故事,内容上虽然力求还原真相,并未胡乱添油加醋。然而我必须承认,因为避免不了而在技术上出现纰漏。尽管这个纰漏并不影响观瞻,很容易被人忽略掉,除了非常细心、记忆力十分惊人的读者才有可能发现。

    有道是自首无罪,容古亦青在此很惭愧地向大家负荆请罪,罪责就是

    蹬蹬蹬蹬!小弟实在不会讲客家话,情非得已之下,只好擅自窜改历史。

    拍谢啦!我以前曾提过,阮阿嬷和阮大舅妈都是出身于「哈嘎林」家族。

    换言之,柳家人平时交谈都用客家话,全被我这个门外汉适度改成台语。

    语挚情长在我读小二时,第一次看见黄柳妹在酿酒、听她提起自己的双亲。

    那时我就隐然觉得阮阿嬷之所以要酿酒,好像欲将思念之情化为涓涓浓烈香醇的酒液做为纪念双亲的养育之恩。后来进一步得知,黄柳妹的酿酒历程其实已经持续数十年,以前是酿给她丈夫和「搭肝」小酌,后来就藏条条让我二舅找不到。直到筹办民宿初期,有一天我走进菜园,本来是打算采菜去市场叫卖,却一眼看见那座突立在菜园一隅的草棚。我不由想到那里藏着许多令黄建孝千寻万觅始终寻它不得的陈年佳酿。当下我灵机一动,催生出让客人喝酒配故事的构思。

    同时可以帮阮阿嬷完成以酒来纪念双亲的心愿!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