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135章 四镇同盟

+A -A

乙真、杜文升、汤迟廉、谢昌、许通、左梨等鄂岳高级文武,还有几个神秘人物列席。

    跟属下文武开完会,杜洪回去免不了还要和王氏、方氏、林氏等妻妾以及几位来客再商议一会,御马监侦查得知,那几个来客一个姓卢,一个姓周,一个姓范,还有一个姓任。

    姓卢的自然是董昌的亲信,姓周的是湖南节度使周岳的弟弟,去年作为朝贡使者到过长安,被枢密院的宦官偷偷画了像,被列为派往湖南从事间谍活动的细作所必须认识的人。

    姓范的据说来自江西,不知道是钟传的人还是危全讽的人,至于那个姓方的,后来细作侦查发现,这人离开武昌后,向北去了信阳方向,细作回报猜测,此人很有可能来自宣武。

    武昌联席扩大会议上,虽然形势严峻,但杜洪依旧镇定,本来他以为最坏的情况是,自己上表抗命后,朝廷过些日子下诏讨伐,那时候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割地请刺史,但结果却出乎了他和幕府所有文武的意料,奏章刚发出五天,可能才过襄阳,朝廷讨制就出来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不论他如何,朝廷都会用兵。

    换而言之,朝廷从头到位就没打算跟他外交谈判。

    讨贼制书上列举的诸多罪状,除了固定凑数的,藐视朝廷、目无君父、策划兵变、操纵漕运、走私盐铁、私通邻镇、拒不入朝、擅自扩军、收买勾结江湖亡命等名目都是灭族大罪,就是擅自扩军这一条,也是意图谋反的大罪,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英雄豪杰因此送命,观察使不是节度使,没有节度使的权限,无诏不得募兵扩军,这是朝廷从不动摇的既定国策。

    不说其他罪名,仅仅这一条就能杀了他全家。

    朱全忠、董昌、钟传、周岳等人收到邸报后都大发雷霆,大骂杜洪不是人,对他们隐瞒了这么多事实,你他妈干了这么多大逆不道的事来,让我们如何敢明目张胆的支持你?

    最让董昌、钟传、周岳愤怒的是,杜洪居然向长安派出了刺客,准备行刺宰相,还致信他们三家,让他们也各自选派一些好手与鄂岳一道,去长安杀掉首相杜让能与次相刘崇望。

    只要把首相和次相杀掉,朝廷短时间内就无力东出了。

    钟传破口大骂,连夜把信烧了。

    真要是把宰相杀了,跟朝廷就再无可能和解。

    与此同时,江西湖南浙东三镇内部的亲皇派势力也乘机抬头,劝说钟传周岳董昌放弃支持杜洪的打算,主张干涉鄂岳的人也提出,能不能趁此良机从杜洪手里多弄些实惠东西?

    所以这边看完邸报,湖南那边的周岳就派人赶到武昌会见了杜洪,提出若干条件向杜洪施压,江西方面的钟匡时则奉父亲钟传之命,前来武昌与仇恩嗣洽谈买盐买铁的问题,福建方面的陈岩得到消息也果断抬升了粮价,争取让交易做不成,反正就是想从杜洪手里赚一笔。

    归黯的檄文写得太好了,好到杜洪自己都觉得自己该死了,况且朝廷也正加紧调兵遣将,东南西北四面行营相继组建,来自关内京畿剑南长安的数十万官军即将开赴鄂岳前线。

    在这个危急关头,杜洪也放弃了其他想法,只要能和其他四家结成同盟,只要能保住鄂岳和现状,没有是什么不能做的,也没有什么是舍不得的,所以当四镇使者来到后,杜洪痛快答应了周岳的要求,答应割一州之地给湖南,也答应给江西更多的盐铁茶绢,以换得江西的呼应,福建的高价米面也被杜洪认了,这肯定是一场持久战,再贵的粮食也得买来存着。

    鄂岳七州,土地肥沃,江河环绕,物产丰富,本就是富饶之地,历代鄂岳观察使经营下来,更是政通人和,出产丰饶,漕运发达,又幸运的避开了黄巢和秦宗权的乱军,对于四镇的趁火打劫,杜洪倒也还承受得起,况且只要鄂岳还在杜洪手里,迟早能够恢复元气,对于杜洪而言,无论是招待各镇使者的山珍海味还是送出去的美女汇票宝马香车,都是投资。

    皇帝要我入朝,能封给我七州之地么?如果能封给他七个州,那他杜洪也愿意入朝为官,在杜洪看来,与其入朝受狗皇帝管制,还不如搏一搏,一旦成功,鄂岳就是下一个魏博。

    话说回来,投资是要追求收益的。

    杜洪付出了这么多,他要求的第一个回报就是要四镇使者列席鄂岳军事会议,相对于杜洪的付出来说,这个要求其实不过分,杜洪就是要向人心惶惶的部下表明,鄂岳已经得到了来自江西、福建、浙东、湖南四大友镇的支持,你们不用太恐惧,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加之唇亡齿寒,湖南使者和江西使者自然不会拒绝,但江西和浙东却很犹豫,毕竟他们不像湖南和江西,跟鄂岳有地理相近的关系,犯不着蹚浑水,列席会议就意味着对杜洪的公开支持,虽然利令智昏,但钟传和陈岩还没有傻到这个地步。

    不过,杜洪有自己的办法。

    最终,鄂岳文武在刺史府见到了四镇使者。

    四镇使者的出现,鄂岳文武不禁都为之精神大振。


【1】【2】【3】【4】【5】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