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你最近执行的是什么新政?”
太祖突然出现,而且问及新政,这让崇祯多多少少有些出乎意料。
这是……时间到了?
但是也不对。
这才多少天?正常来讲,也就是刚刚有些思路,开始执行而已。
事实上,若不是崇祯直接重扫政局,将从上到下的执政群体全部更迭,而且用新军将士直接一对一地盯防,而是采用以前的官吏体系,现在第一了批的政令都改还在贯彻落实阶段呢。
而就算这样,当前京城内的吏员也还只是以崇祯的个人想法分配了职位,甚至都还没有经历过调整。
村令体系也搭建才不到一周,基于目前的春耕,更是全力用在促进种田上,也完全没有尝试过任何调度或者事务的安排。
当前,整个京城势力范围,新大明的执政体系都只是刚刚建立。
在崇祯的角度看来,起码也要等到半年,新政才能开始称量优劣成败。
这个时候,太祖是来问什么?
还是说,太祖有什么想法想要加进来?
想到这里,崇祯恭敬问询:
“新政方面,朕尚在搭建体系,目前刚刚建好乡村的政务人员。太祖是有什么吩咐吗?”
“乡村的政务人员?给我仔细讲讲。”
朱元璋径直问询。
对于太祖,崇祯当然不会有什么隐瞒,不仅将自己当前体系的搭建情况详细说明,还将自己之所以会如此尝试的原由也细细讲清。
而桌面上的奏折以及锦衣卫的调查表,也被崇祯展示给太祖查看。
“村令么……”
朱元璋没有多看桌上的纸张,新大明的锦衣卫可是他一手搭建,上呈到崇祯这里的这些东西,有一份算一份,同样也都会送到他那里,只不过他说了当前政务全交给崇祯处置,便不会插手罢了。
事实上,朱元璋也完全不是因为看了这些文字而来。
执政的事情说了交给崇祯,那他当然便会做到,虽然当下问的是执政情况,但事实上,他来此却是因为国运!
“小子,你可知道,因为你这刚刚构建的体系,新朝的国运竟然虚涨了倍余?”
国运向来稳固,几乎不会因为短时间的事项而变。
除了大明末年,随着连年的灾情,以及不断兵败而导致国运连连衰退之外,其他时候的涨跌都是很小的。
他有印象的上次大幅变化,还得追溯到当年张居正的变法。
而且真要算来,这次崇祯自己鼓捣的变法,对国运影响的程度竟然还要更大!
虽这和当前新大明所掌管的区域小,稍有变动便涉及“全国”有关,但是,也已经让朱元璋有些坐不住了。
自己的后人自己知道,区区亡国皇帝,虽然表现得挺努力挺有种,但是也不可能突然就变得英明神武才对啊。
“啊?那太祖您岂不是又可以凭借国运修仙了?!”
崇祯不懂太祖所说的国运具体代表着什么,唯一了解的,便是此前有记载的太祖借国运修仙。
于是,听了太祖的话,还以为是太祖想要开始修仙去了。
但是,这声惊喜换来的,却是朱元璋看傻子的神情。
不过,想到国运大涨与崇祯必然脱离不了干系,朱元璋还是稍稍正视崇祯。
“国运国运,国朝之运!”
“谁告诉你国运就仅仅是我修炼之物?”
“国运暴涨,表示的可是国朝运势大涨,自然发展都可以取得更大发展,乃至于延长国祚!”
“不足一月时间,你是怎么做到让国运翻倍的?除了乡村之政外,可有什么其他作为?!”
正常来说,国运有如此大的提升,必然都是大的政局变化,或者朝政变局。
但是,崇祯这么短的时间,当真能够做到?
还是说,其实是崇祯意外遇到了什么奇遇之类?
太祖这样一问,崇祯也细细思索了一会,然后,将自己其他的一些作为也讲了出来。
比如,调派新军,兴建三个辅助监司,等等一应事项。
但是其实说来,这些事情其实也都是围绕着崇祯所设想的新政而做。
毕竟这么短的时间,崇祯一件事情其实都没有做完,新政都才刚刚开了个好头,又哪里有时间去同时做别的事情?
朱元璋认真听完崇祯所讲,这一件一件的细节,尽管没有找到他设想中的奇遇或者其他,但是却让他当真清楚了崇祯的新政所为。
这样的执政思路,是朱元璋此前没有想过的。
从古到今的朝廷,从来少不了臣子的辅佐。
甚至不需要到占领天下,只要有了一小块地方,为了能够让税收运转,就必须按照过往的方式安排官吏。
之后,随着地盘越打越大,手底下的官员也就越来越多,等到准备登基称帝的时候,一整个朝廷的班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