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朱元璋,已经在思考,是不是现在再次到了天地大变的时候。
比如说,以前的个体修真已经走到尽头,国运开始爆棚,替代灵气成为修炼的内核?
不然,一个没有自己帮把手,朝廷就一定会灭,甚至自己都会当场身死的后代,竟然在新开一个朝代之后,能够短时间连续造出两个这么惊才绝艳,让国运分分钟腾飞的政策,他实在难以相信。
毕竟,如果崇祯当真这么有才能,那他之前又怎么会是大明的末代皇帝?
若说这是因缘际会,他在原本的掣肘之下做不了,而来到全新的大明后,又能发挥所长,这怎么讲都显得太不可思议了吧?
相较于相信这些,朱元璋宁愿相信,这是时代变了。
但是......
村令的事情,似乎又确实是正常的政令带来的国运加成,这次的情况,又是如何?
既然是乡间巡查军送出文书之后,开始产生的这土黄色气运,也就是说至少这国运的暴涨,是与崇祯下达的政令有关。
思索掐算半天的朱元璋,终究还是决定亲自去见见崇祯,弄清楚这事情的来龙去脉。
而御书房中,正躺在靠背上休息,畅想着这个而他筹备不知多久的农令体系,会不会把太祖招来的时候,他就发现,太祖居然已经出现在了眼前!
“太祖。”
崇祯起身,冲朱元璋行礼致意。
朱元璋这次难得也与崇祯打了个招呼,然后,便问起了昨日乡间巡查军所传递的文书。
听了这话,崇祯原本带着倦色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了骄傲的神情:
“太祖,那正是朕筹备已久的农令制度!昨日开始,京郊各个村落,便都有了农令了!”
“农令?”
朱元璋一皱眉。
前面来个村令制度,现在怎么又来一个什么农令?
一个村子就那么大一点,人口也就那么些,不断往村子里面塞官员,这样真的能行吗。
“正是农令,太祖,在之前的时候,我便对农业......”
崇祯兴冲冲讲起了自己的想法。
从他在之前大明处理政务时,因为天气等各种因素,导致全国各地几乎没有一年是丰年,百姓也因此而贫困潦倒流离失所等等情况。
再到他对农业的认知,认为农乃一朝之本,无论如何都要先做好农事的安排等等。
然后,就说到了他为什么会设立农令。
“太祖,依朕看来,这天下万民,都是朕的子民,而天下农户,都是朕的长子。天下的农户养活了天下的百姓,但是这天下的农户在农耕能力上却并不相同,参差相当巨大。”
“同样一亩地,一个村子里,耕种的效果就能差好几成,甚至能差倍余。而若是放眼一城,或者一地,那差距更是能够天差地别,乃至于有些人就算种的是良田,产量也不及人家的下田。”
“可是,天下的百姓,忍饥挨饿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啊!这样的耕作效率,是绝对不应该的!”
“天下农户为朕长子,朕当然也要对其教导。农事这一块,虽然等闲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难度,随便找个农夫就能耕作,但是天下农夫,农事的能力同样又有优劣。”
“朕所设立的这个农令制度,所求的,就是找到那些在农事方面经年优秀,总结出自己一套耕作办法的农户,然后让他们去教导那些其他的农民如何更好地耕种,让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
讲到这里,崇祯的语气都变得相当激动。
这些话,不是他在唱高调或者编瞎话,而是他的心中当真就是这样想的。
崇祯一朝,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女真边患,也不是内部作乱,亦或者贪官污吏。
这些东西,早在崇祯登基之前,就全都有了,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
在他看来,真正直接将原本的大明推到悬崖边,乃至于让大明覆灭的,是那因为天气因素而导致的粮食产量大减!
粮食,远不如金银贵重,但是,却是人活着必不能少的东西。
正是因为崇祯朝一直粮食歉收,粮食短缺,所以才导致了朝廷财政撑不住,才导致了起义四起,才导致了对军队的掌控力越来越差!
若是崇祯朝不是连年遇灾,朝廷不是那般飘摇,崇祯也不会那么急切。
粮食要是足够,崇祯不说让大明拨乱反正,但是至少让大明经过他的治理之后,比他登基之前更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于是,吸取了之前的那些经验教训,崇祯这次新朝一开始,他就把全副的心思全都放在了村里,放在了农业上。
而且,随着之前大明的灭亡,崇祯的那些浮躁动荡也都好了很多,踏踏实实做事,自然也就出了结果。
等崇祯将自己一连串,成体系的想法讲出来,朱元璋惊讶了。
听了这番话,朱元璋才发现,自己这个后代,居然当真是有着自己一套很完善的执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