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则是经济利益的选择,费舍尔此刻才算真正明白了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就是三方合作做生意,英国一方感觉到吃亏了,而且是非常吃亏,但是这种亏损还无法用正常谈判来解决。
清帝国的工业化是一个巨大的蛋糕,能释放出非常大的市场,可以让无数资本家赚钱,但是清帝国距离英国太遥远了,鞭长莫及啊!
再加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模式一直都是生产基地放在欧洲,而殖民地只负责原材料和倾销市场。
这样的模式确实可以保证本土的制造业蓬勃发展,还有就是很多科技不会外流!也就是说可以把生产力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可是这样的模式也有一个弊病,就是运输费用高涨,而且必须要有强大的海军进行全球保护。
商品从英国运输到亚洲去,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中间漫长的海路运输,充满了风险,不要说海盗和敌对的国家了,就那些风暴都是极其危险的。
这一切都增加了英国商品的成本,降低了英国商品的竞争力!
如果这个世界一直都不发生什么改变,永远都在十七世纪末或者十八世纪,甚至十九世纪前期的英国盛世阶段,那也没关系。
反正英国是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他们的商品在全球根本就没有竞争对手,就算价格高一些,也一样有竞争力。
但是如今是十九世纪末了,欧洲各国纷纷崛起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甚至新科技推动德国等国家开始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
世界发生巨变,英国的商品遇到了很多竞争对手,生意已经越来越不好做了!
但是欧洲的对手还比较好对付,毕竟大家都是从欧洲往全球贩卖商品,大家都有同样的物流压力。
但是华族的异军突起让英国傻眼了,这是全球第一个非欧美的国家完成了工业化,他们的生产基地就在亚洲,牢牢的控制住了亚洲的市场,欧洲谁都拼不过他们。
华族是摸着大英帝国的屁股过河,科技发展,生产力提速快的惊人,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不过就是短短十几年的功夫!
相同的质量,您说亚洲的客户会买谁的?人家华族商品运费还低廉,报价就很优惠,再加上同文同种都是一个民族的,亚洲客户自然会选华族的货物!
逼不得已的英国商人已经有很多开始转型了,他们开始对华族的企业进行投资,占有一定股份一起赚钱,很多商人已经抛弃了过去行商的老套路。
如今再有人拿着华族能生产的商品,万里迢迢从欧洲行商到亚洲去吗?这种人肯定就是傻子了!
轻工业品英国资本家选择和华族商人合股,一起赚钱还没什么,大家一起发财呗!
可是重工业这边,英国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了!
因为这个时代重工业是所有产业中的贵族,是皇冠上的明珠,是最暴利的行业!完全可以和21世纪的芯片、生物制药、互联网、航空航天……等等前沿产业相提并论了。
这样对比之下,十九世纪末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军工等产业的暴利程度,也就可见一斑了!
清国、英国、华族三方签订的铁路和工业区投资计划,结果华族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可以说是便宜占尽了。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谁让华族的工业基地就建立在大清国的土地上呢?铁轨、机车、车厢、钢结构的桥梁……这些商品不用华族的,用谁的呢?
你英国从本土往清国运输吗?那得多少钱啊!
三方投资,英国干掏钱,而华族则是投资前期能赚钱,投资结束后接着赚钱,工程款项能有利润,回头工程开始盈利之后还能分润红利。
好处全都让华族给占了,英国重工业都已经成了红眼兔子了!
有人会说了,你英国觉得不合适,你也去亚洲投资一个钢铁厂啊,你不是有钱吗?
可惜重工业跟轻工业不一样,这玩意投资周期太长,等到英国的钢铁厂出产钢材了,估计京汉铁路都快修通了!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人当强盗当习惯了,能抢谁愿意自己建设啊!更有恭亲王在内部暗中勾结,一个阴谋夺产的计划也就爆发了。
恭亲王造反其实只是表象,后面是英国人在掀桌子搞阴谋,甚至可以更推敲的细一点,是英国内部重工业的资本代表们搞风搞雨。
说到底还是要没有本钱的霸占华族的产业,人家的树上结果子了,英国下山来摘喽!
海军部的顶楼一个小小的单间,费舍尔准备临时在这里休息一会,窗外天已经大亮了,繁忙的伦敦再一次展示出了世界级大都市的魅力。
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他们享受着日不落帝国的荣光,远方警笛嘟嘟的吹着,一辆辆警用马车在大街上穿行,人们纷纷避让。
费舍尔知道,这是本杰明下令关闭所有华族的报刊,这次华族的舆论反击费舍尔是根本不怕的,相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