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不是郭泰来和詹姆斯第一次使用深渊号潜水,各种驾驶操作郭泰来也十分熟悉,在电脑操控下很快就进入了匀速的下潜。
因为郭泰来的特别要求,耐压壳驾驶舱里只安装了两个头等舱座椅,可以让两人能够十分舒适的呆在里面。
看得出来,这两个座椅是可以活动安装的,随时可以拆掉换成几个其他类型的椅子。毕竟这么大的空间只放两个椅子实在是有点浪费了,老板用完之后,科研人员可以安装其他设备,也可以多设置几个普通的椅子,完全可以多乘坐两到三个人毫无问题。不能不说,为了应付这个“奢靡”的老板,设计人员也是绞尽了脑汁。
詹姆斯的3D高清摄像机已经打开,他带了足够的硬盘,能把下潜到上升的一切都拍摄进去。灯光亮度足够,能让摄像机拍摄的十分清晰,电能也足够,深渊号足够大的体积绝对能够满足这些基本的需求。
因为郭泰来,詹姆斯不用像未来某一天他自己单独一个人蜷缩在一点一米直径的钢制耐压壳当中下潜,不用忍受全世界最深的海底那种冰冷黑暗的孤独和恐惧。有一个亿万富豪G在身边,一起完成两个人当年的梦想,绝对是一件令全世界的人都争先称道的惺惺相惜和臭味相投。
普通人的臭味相投大概是一起搭伴打个怀旧游戏,或者一起在一个小酒吧里痛痛快快的喝一杯。而这两个世界名人,他们居然是相约一起下潜到世界的最深处,为此还专门设计生产了全世界几乎性能最先进的深潜器。
“G,我从没有想过这一天会这么快的到来。”下潜过程中,一边通过观察窗看着外面被灯光照亮不时游过的海洋生物,詹姆斯一边无比感慨的冲着郭泰来说道:“我以为至少也要等我忙碌完《阿凡达》才能有机会做这件事。”
“我恰恰相反,詹姆斯。”郭泰来不用通过小小的观察窗来看外面,深潜器外面的每个角落都有纳米机器人,其中一些还被大量的透明金属保护的很好,足以承受海底的压力,所以全方位观察的更加仔细,和詹姆斯聊天也更放松:“如果这一天能早一点到来那就更好了,可惜,直到今天才实现。你知道的,其实如果不是大量的测试工作,我们去年就可以享受海底之旅了。”
这倒是事实,因为安全测试,至少耗费了差不多一年多时间,去年夏天的北极点潜水其实也是测试的一部分,就是为了保证下潜人员的安全。
“嘿,G,你不能怪你的员工太负责任。”詹姆斯难得的为干活的人说好话,这家伙在片场和后期的时候从来都是嫌工作人员动作慢,但这次却完全站在了另一面:“我可不想下去之后上不来,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地方想要去看。相信你也一样,你不想继续享受超音速了吗?”
“有道理!”说起享受超音速,郭泰来立刻认同:“等我们成功回去,就给他们发奖金。”
……
上面的人是能够通过水声通讯技术听到下面的话的,两个人的聊天内容让很多人哭笑不得。
就在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八卦闲聊中,深渊号已经按照既定的速度平稳的下潜,一千米,两千米……一万米,这个深度,基本上已经是测试过的最大的深度,再往下,则是全新的挑战了。
很快深渊号就平稳的下潜到了一万零五百米,到了这个深度,郭泰来和詹姆斯都兴奋了起来。可以说,他们是全世界第三个第四个到达这个深度的人。
科考船上的研究人员十分的紧张,这个深度他们可没有测试过,一群人目不转睛的盯着各种显示屏,时时刻刻的看着深渊号的各种状态,生怕出现一点点的问题。
媒体记者则是兴奋,很快就要看到结果,如果成功,那两个人将要创造世界纪录,绝对是一件大新闻。如果失败……那两个人要是出事,恐怕是更大的新闻。
水声通讯有延迟,大概要延迟十几秒,这也是研究人员最担心的,即便有什么紧急处理信号,也需要十几秒的延迟,那个深度,一旦出事,连救援的可能都没有。
但参与的研究人员们除了担忧,还有激动。深渊号性能如何,他们是一清二楚的,理论上只要不出现无法预料的未知情况,是绝不会出问题的。加工上有老板,几乎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砰,微微的撞击声传来,轻微的撞击感在计算机控制的精密下潜动作之下几乎就如同汽车正常行驶过了个坎一样,深渊号沉底了。
控制台的显示屏上一切正常,所有的状态都是绿色,没有出现一点故障。没有开裂,没有漏水,没有因为高压而带来的机械故障,一切的一切都十分正常。
“詹姆斯,我想我们应该是创造了记录了。”看着屏幕上显示的下潜深度,郭泰来转身冲着一直在盯着外面看的詹姆斯笑道:“一万一千零二十八米,我们到海底了。”
“是的,G!”詹姆斯此刻有点激动,语气都显得略微不正常:“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海底,It'ssobeautful!”
照明灯光下,静谧的海底迎来了自地球诞生以来第一批访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