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太子渠上
朱祁镇在兰州休整数日。
一来,朱祁镇是出来出游的,而不是赶路的,本身就不用走那么急,二来却是从肇州府,到兰州,这一路行程数万里,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走的是大明北方最偏僻的地方,谈不上爬冰卧血,但也是顶风冒沙。即便有数次休整,但是很多人的疲惫之感,却是挥之不去的。
特别是一些文官,这是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吃过的苦。
朱祁镇对他这些臣工,总是要照顾一二。
朱祁镇就带着大臣去巡视太子渠了。
太子渠在兰州西北方向,也就是兰州到宁夏的方向。是一条暗渠。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巡视,这样的暗渠,在整个西北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是一个很普通的河渠。唯一不一样的是太子当年主持人工修建的。
韩文自然知道朱祁镇的关注点在什么地方。
于是在当地找到一些老人,是当年跟随太子修渠的人。
让他们说太子当年修渠的情况。
自然是说的天花乱坠,将太子夸成了一朵花。
朱祁镇自然知道其中的水分,但是听了也是很高兴的。高兴之余,也是有一些心疼的。当年朱祁镇唯恐太子不明人间疾苦,要让太子在最艰苦的地方多吃一些苦头,只是而今在想起太子在这里挖掘暗渠的时候,是隐藏身份,亲自下渠挖土。
整日灰头土脸的。
这也就罢了。
但是朱祁镇却知道,这种暗渠的挖掘其实有危险性,因为很容易就塌方,虽然只有数米高土层,但是闷死一个人,却是足够了。
朱祁镇一想到这里,忽然说道:“放绳子。我下去看看。”
丘浚与韩文一听,齐声说道:“陛下不可。”
韩文听了,立即不说话了,让丘浚先说。毕竟丘浚是他的上官。丘浚说道:“陛下,不可深入险地。”
朱祁镇说道:“有什么危险不危险的,难道百姓每年都不修缮此渠吗?”
任何水利工程都不是一建成什么都行了,而是要年年维护的,如果不维护的话,年久失修的情况之下,很快就不能用了。
韩文听了,立即说道:“陛下,这渠有问题。”
朱祁镇立即皱眉说道:“有什么问题?”
这是太子所修的河渠,其实大明这么多水利工程,有一点问题,也不碍事的。但是正因为是太子修的,就有了很特别的政治意味,韩文一说出口,朱祁镇就觉得不对劲。如果朱祁镇知道韩文,有大臣之体,不会胡言乱语。
当时就以为韩文有意以此攻击太子。
韩文自然也知道这情况,但是他在朱祁镇有意来巡视太子渠的时候,韩文就派人来勘探太子渠的情况,这不看则罢,一看就给自己的弄出一个大难题。他一直祈祷,皇帝在外面看看就行了,千万别想下渠。
只是他没有想到,躲是躲不了的。还是要摊开说。
他并非不知道这里面
的政治意味,但是事实就是事实。
他说道:“这数年来,宁夏连年地震,有一年二震乃至三震者,太子渠中,有不少裂缝,最宽的能容人一臂,深不见底,臣万死不敢让陛下入此险地。”
朱祁镇听了,转头看了怀恩一眼。怀恩有些心虚,立即派人去查看。
片刻之后,几个锦衣卫从太子渠下面爬上来,向怀恩点点头。
朱祁镇气不打一处出。
如果他知道,有这样的事情,他是万万不会来看着太子渠的。
一般来说,古人都不会用人名为河渠城池的名字的。这个习惯来自于一则故事。
智伯用来淹赵之晋阳的河渠,被名之为智伯渠。而渠毁而人亡,而今这个河道,正式的名字并不是太子渠,但是太子渠这个名字太过响亮,反而压过了本名。
本来,太子渠因为地震而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去关注,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但是朱祁镇乃是大明政坛上上下下关注的重点,今天弄出这样一出,不知道会传多少风言风语的。朱祁镇冷笑道:“怀恩,你老了。”
怀恩吓的跪在地面之上,冷汗直冒,但一句话也不敢说。他知道此刻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唯有装可怜,方才有一线生机。
果然,朱祁镇见怀恩白发苍苍的样子,微微叹了一口气,心中暗道:“老了,也就老了吧,因为我也老了。”
朱祁镇正想办法收场的时候,却听外面有人喊道:“西洋急报。”
朱祁镇立即说道:“传。”
随即一个风尘仆仆的驿卒被搀扶了进来,见了皇帝,他才敢将背上的匣子取下来,双手呈上。
驿卒传递这种急报,可是将身家性命都担上去的,不敢不重视。
一旦有失,不仅仅自己的性命,乃至于全家的性命也要完玩,故而他千余里路骑马跑下来,而今双腿早就弯曲不能动弹了,也不能将急报交给别人,哪怕是被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