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一,是会试的日子。
由于朝廷扩增会试的名额,在都察院和礼部衙门设立分考场。
“爷又开先例了啊。”谷大用堆着满脸笑意。
成化皇帝时期的“僵尸”举人,都跑来京城了,最高六十七岁高龄,想着能在入土前,趁着扩增的机会中第。
朱厚照却是皱着眉头,“要设四位主考官?”
都察院和礼部衙门也是考场。
贡院关闭后,主考官不能在都察院和礼部衙门之间探查,所以,每处至少要设一个主考官。
大明建朝至今,两京十三道会试的主考官多。
乡试的主考官,只有两位。
“臣以为,挤一挤总是能坐得下。”蒋冕拱手道。
严成锦低头沉思,日后科举的人数越来越多,三个考场是必然,增加会试的主考官也是必然。
谢迁摇摇头,“挤在一起,虽能坐下,却会有舞弊的嫌疑。”
李东阳颔首点头,表示赞成谢迁的看法。
几个阁臣和礼部尚书毛纪,商议之下,赞成另设两名主考官。
朱厚照扫视着大殿中的几人,老高这狗官不会去,只能从其他官员中选出。
“李师傅、谢师傅、崔卿家和杨廷和任会试主考,老高,这次会试取士多少?”
严成锦道:“一千。”
李东阳:“……”
众人:“……”
朱厚照认真的看了眼名目,“历代取士从不超四百人,翰苑也还有一百余翰林,增取一千五百吧,朕想凑个整。”
严成锦:“……”
蒋冕:“……”
取两千名进士?
李东阳急忙抢在朱厚照下旨前躬身:
“去岁吏治,已更换一批官员,如今再取两千人,安置到何处?”
朱厚照直言,安置到海外的藩国,如朝鲜的使馆,只有程敏政一人,可再增派官员设立成衙门。
李东阳面色古怪,有些吹胡子瞪眼:“本朝官员派遣到异域驻守,臣觉得新鲜,但,这能行吗!”
………
紫禁城外。
“不知今日,有无皇榜?”
张熜站在皇墙下,对着旁边的夏言喃喃一句。
京城读书人关注着今年取进士的名额,以至于成千近万的举人,常来皇墙下观望。
“还有一月就会试,新皇怕不是忘了?”萧敬小声道。
太上皇弘治面色微动,抡才大典乃朝中大事,特意回京城看看,就怕这逆子不重视。
“真有皇榜,来了!”
今年取仕名额,一千九百人!
萧敬惊得把手指伸进嘴巴里,朝廷取进士通常为两百人,眼下就取士一千九百人。
太上皇弘治若有所思,微微转头,只见,周遭的举人哭嚎一片。
人人大呼盛世!
不过,成化以后会试名额大抵固定在三百名,遇到庆典和祥瑞,会下恩诏加五十或一百人。
直接增至一千九百人,少见。
忽地,厂卫在萧敬耳边轻语几句。
萧敬面色微变,对着太上皇弘治道:“朱爷,宫里乱了。”
诸公怕是又要找寡人了,此刻,太上皇弘治终于理解刘健想致仕的心情。
“准备车马,离开京城。”
……
都察院,值房。
严成锦收拾书案上的茶杯,和重要宗卷,准备等会试结束,再进宫上班。
放假了啊,朱厚照这狗皇帝砸人饭碗啊…
“大人,除了六部五寺,詹事府的官员也去了。”方学递上刚抄录的名册。
朱厚照下旨取士一千九百人。
整个明朝,在北直隶录取的进士,也才两千四百人,朱厚照一举打破历史,拿下明朝会试取士榜冠军。
百官害怕会被替换,在奉天殿门前哭谏。
翻看方学的名录,各司寺的堂上官,汪举、潘希曾、毛玉……
两百多人?史无前例!
要发财了啊!
“拿去给新皇,本官还有事。”
此时,奉天殿前。
吏部右侍郎赵鉴,振臂一呼:“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是今日!”
“不肯哭谏者,上苍厌之,众人击之,谁要退后,就从我身上踏过去!”一个文吏也对宫阙跪了下来。
“我等与赵兄同在!”
奉天殿门前,百官跪倒一片,接着有人放声大哭,嘴里喊着弘治皇帝。
刹那间,哭声连成一片,高呼弘治皇帝。
只差两个花圈,就能布置成灵堂。
连旁边守门的小太监,也忍不住想哭嚎出来,短短片刻,不断有官员加入哭嚎的行列。
史官在旁边记录,这一举措将会名扬青史。
“爷,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