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百余人的行伍,音律不齐的唱着传颂千年的古战歌。
这条通往安北都护府的官道上,如这样的队伍,今日已不是第一队了。
大乾,隆盛九年八月,十万胡骑南下。
烽燧狼烟不过半日,便将胡骑南下的消息传回无定河南岸的安北府。
安北都护李思哲,率安北府边军两万,会同左右南岸四守捉城边军两万,计步军两万八千,骑军一万两千,共四万人渡河。
两军战于无定河北岸,四万大乾边军与十万胡骑连战十日,大乾关内道援军五万赶到,胡骑望河兴叹,五万余残骑北归,安北军四万战兵不足万人,自此此战基本结束。
安北都护府沿千里无定河横卧在大乾帝国的北方,西面是千里沙漠,东面是千仞山脉,千仞山脉的另一侧是安东都护府。
千里无定河将这块平原分成两份,安北都护府于南岸筑一府十城,北岸星罗三十六镇一百零八戍,棋布三百二十四烽燧,甲兵十万余。
八月底的一战,战陨三万多人,幸好,此次胡骑南下求快,没有如往常先破河北镇戍,后渡河劫掠南岸。
九月初兵部军令如山,各道折冲府抽调五万府兵前往安北都护府,一方面补充兵力,一方面替换戍期已满者。
大乾以武立国,男子十五束发,便会前往各折冲府录名,冬日训练选锋,选中者为府兵,授永业田,两年期满的府兵补充到边军中,前往四大都护府戍边,等到府兵就位,边军因战致残或者戍边三年以上者顺着府兵来的路,回到自己的家乡折冲府。
五年期满者由折冲府考评,评优者补充到禁军,评上者经吏部授官为各州县尉,评中者归于刑部添为捕快,评下者归家。
此时,苏策身着皮甲,左手牵着一匹青驳驹,马驹歪着头,用湿润的大眼睛看着苏策。
马驹的乌黑纯净的眼睛,让苏策想起来一只叫做贝贝的京巴狗。
很多的记忆已经斑驳陆离,很多人和事已然想不起来了。
一想到家中老迈的父母,还有家中的娇妻,苏策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两年前,跟随着村正和一帮小伙伴们去余杭折冲府参加选锋。
选锋是每个大乾帝国的男子都会参与的盛事,经过折冲府三个月的军伍打磨,合格者可以拿到选锋令——一枚被打磨掉刃口,有着特殊印记的箭矢。
获得选锋令的人,可以选择成为一员府兵,也可以选择县学读书,不过要是过不了县试,又不想从军,那就交回选锋令,终生不得踏入仕途,作为平民,平凡一生。
本来苏策的打算是拿到选锋令之后,考入县学,江南道文风昌盛,加上自己私塾所学,考取功名后,不说位列朝堂,做一方县令也不算白过这一生。
可能是因为两世为人,让苏策的精气神比起普通人更足,身体的恢复速度也远超常人,苏策也搞不明白出了什么问题,但是每天不管多累,一觉醒来,力气都会涨很多。
再加上三岁开始家里的老父就以培养府兵的方法训练苏策,让苏策自小就打下来一个好底子,虽然没有生撕虎豹那么夸张,但却有着比常人很快的反应速度,更充沛的气力。
虽然不是天生神力,但是十几年水磨功夫下来,折冲府的正值壮年的都尉已经在拳交力气上比不过苏策。
折冲府三个月的时间,还没有苏策十二岁的训练强度大,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满级号进了新手村。
之后的近两年时间,苏策就在折冲府接受训练,也以首名拿到了选锋令。
官道十里一驿,众人随着骑着戎马的折冲府旅帅苏宁进到驿站里面,驿站的东侧是一个边长百丈的方形平地,折冲府的队正,伙长,伍长督促着年轻的府兵以伍为单位围坐在一起,十余个驿卒担着扁担,苏策已经不是像第一次见到那么感到惊奇,稀罕。
官道驿站就和原来世界的高速服务区一样,那些驿卒扁担下挑着各种府兵所需。
苏策看着同期的府兵们,有人耐不住嘴馋,掏出铜钱买下驿卒扁担中的果脯,看着府兵被酸掉牙的果脯酸的口水低落,众人传出笑声。
从军和科举是大乾百姓改变出身的唯二办法。科举有不第,从军有伤亡。所有的出人头地都是有代价的。
苏策眼神望向南方,也不知道怎么样家中的兰儿昨夜有没有盖好被子,这姑娘睡觉不乖。
兰儿,全名王兰,是苏策去年过门的妻子,苏家和王家只是杭州城外大湖庄的小户人家,两家有祖上留下的永业田,谈不上大富大贵,却也年年有余。
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苏策很快从离家的思念中清醒了过来。从大青,也就是那匹青驳驹背上的布袋中拿出一块死面饼,掰碎了放在粗瓷碗中,撒好自己在家做好的调料,也就是盐加上一些香料的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