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百两银子?”
朱高炽听到朱瞻基算出来的结果,惊了一下。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有了这么多银子,完全都可以在一些地方买上上百亩上好的良田了。
这哪里还是难民啊?
如此一来,这些难民怕是立即就会变成了富民吧?
朱瞻基没理会自己傻爹一脸惊讶,他这种算法其实是说起来应该还有些保守了。
毕竟他到时候也不可能只种黄瓜,这个时代的蔬菜种类还是十分丰富的。
各种瓜类, 豆类,还有蔬菜,加起来几乎不下上百种。
而且别看这些难民赚的多,实际上,他赚的也更多。
虽然无论是温棚,还是种子,这些钱都是他出的。
一个棚子的收益也是他和那些难民平分, 但是也能得到六十两。
再除开各种成本,差不多盈利也在三十五两左右, 一亩地十个棚子就是三百五十两。
一万亩地的温棚,他就差不多能赚个三百五十万两了,十万亩就是三千五百万两。
整个应天府足足上千万人口,除去一部分底层的农民,以及军户等等。
十来万能够消费得起反季节蔬菜的人还是能轻易找出来的。
不仅如此,这样子一来,如果有十万亩土地的温棚,就能安置差不多两万左右的难民。
让两万人,在一個冬天里,做到脱贫致富,几乎人人超越小康水平。
如此一来这些人有了钱,必然又会带动应天的经济发展。
毕竟这些人都是外地人, 如果想要留在应天,必然就会花钱各种安置。
不过朱瞻基没给傻爹讲那么长远的经济发展。
只是逮着傻爹喜欢关注的点, 讲道:
“有了钱, 这些难民不管是来年把家安置在应天也好, 又或者重新购买土地回到家乡也罢,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朱瞻基看着惊呆了的傻爹,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另外我打算学习太爷爷一样,在应天划分出来一百亩左右的土地,建造一些房子,专门用来安置这些难民,如此一来有了生活的保障,也有了住处,这个冬天这些难民才算是真正的安置了下来,到了明年有了钱,日子就好过了。”
听着儿子的话,朱高炽就不自觉的点了点头,觉得自己儿子对于百姓,还是不错的。
这点很像他。
做人不能忘本,自家的底子就是老百姓,事事就必须想到老百姓。
不过话虽然如此,该敲打还是要敲打,朱高炽想了下就道:
“这点你的想法虽然好, 但是你如何去说服那些勋戚把地卖给你啊?他们一个个的都把这些土地当成了命根子, 更何况是应天的土地, 岂是你说想买, 人家就能卖的?就算卖?人家又会卖你多少土地?难民的数量又会有多少?那些土地能够安置那么多难民吗?”
朱瞻基嘿嘿一笑,他倒不觉得这事儿麻烦。
毕竟他手上的皇庄其实就有十多万亩了。
只不过皇庄是他未来建设工业区的地方,短时间用来建造温棚还行,以后一但各种工业整出来了,肯定还要拆掉。
所以他这才愿意花大价钱来买这些土地,反正现在他也不缺钱。
把这些勋戚手里的土地买过来,未来随着应天发展也肯定会升值。
至于这些勋戚会不会卖,这个并不在他担心考虑之内。
看着一旁的傻爹,朱瞻基脸上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道:“所以啊,这就需要爹您出马了,您可是堂堂太子爷,要是您能出马,那些勋戚肯定得给您几分面子啊,反正他们一个个手里的土地都不少,而且他们也知道,要不了几年,爷爷就会迁都顺天,这边的家业太多了,他们照顾起来也太麻烦,随便卖一点点,那也足够咱们救下许多难民了。”
朱高炽听到儿子这话,顿时又气又笑道:“说了半天,你倒是打得好主意,让我去做说客,你爹我读了半辈子的圣贤书,现在你一句话,就让我去行那商贾之事,你这不是想坏我的名声吗?”
“到时候那些勋戚会怎么看我?朝堂上衮衮诸公怎么看我?你爷爷又会怎么看我?”
说着朱高炽就撇过了脑袋,哼哼道:“这事儿反正我不去,要去你自己去,现在你好歹也是监国太孙了,那些勋戚肯定也不会驳了伱的面子的。”
朱瞻基看到傻爹有些生气了,陪着笑脸,一边给傻爹顺气,一边笑道:
“爹,咱们这不是为了那些千里迢迢跑来应天求救的难民吗?这可是咱们朱家人自家的江山,这些难民可就是咱自家的孩子,他们相信咱们朱家人才会千里迢迢的跑来应天,难不成您还能忍心让他们活活饿死,冻死在应天的街头上?”
朱高炽哼了一声,依旧没有说话。
朱瞻基见状,知道傻爹内心已经松动了,就立即也抱起了胳膊,然后道:“爹您要是不管也成,那咱也不管了,咱以后就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