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胜军坐在茶几边,脸色铁青。
瞥一眼,蒋海朝面露得意之色,忽然起身,进房间拿了件将校呢大衣,便要出门。
众人不解,梁慧叫住他:“海朝,大过年的跑哪儿去呢?”
“出去有点事,等会儿就回来!”
说完把茶几上的小盒子往兜里一揣,急吼吼地就出去了。
因着亲戚们都在,蒋胜军不好发作,一口茶抿到嘴边,蹙眉一句:“这小子,最近皮又痒了。”
梁慧无语地推搡他:“行了你,一天到晚打打骂骂,都说了好好跟孩子说话,真是不听教!”
茶杯轻轻往桌面一放,蒋国伟也嗔怪地睨他:“胜军,你啊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没变。去年就跟你说了,孩子大了不能打,你这老毛病还没改,我看你啊,才是该打!该打!”
蒋家这个大家族里,除了父母以外,最疼蒋海朝的,就数蒋国伟这大爷。
拿他当个宝贝似地,比亲儿子亲孙子还亲,知道他爱吃甜食,逢年过节总要攒着好东西一块儿带过来,就是自家儿孙都没这待遇。
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咱家海朝是老蒋家最俊的后生!咱老蒋家的门面可都是他充着,不疼谁都不能不疼他!”
可谓偏爱到极致。
这不,蒋胜军多教育儿子一句,蒋国伟可是要跟他发脾气的。
“哎呀我的大哥欸!听你说的什么话,海朝那孩子打小顽皮惯了,不打不成器,你们倒是唱了红脸,那总得来个人唱白脸吧?”
“那你老唱白脸也不是回事儿呀,啥时候你也唱唱红脸?不然啊,小心以后孩子不拿你当回事儿!”
蒋胜军毫不放在心上:“我知道,我心里有数。”
……
东部的雪不会下很大,洋洋洒洒,零零碎碎,上一场雪还没盖起来,就被顽皮的孩子们踩得稀碎,迅速败为腐烂的泥
白毛风刮得很紧,风夹着雪粒,打在脸上生疼。
蒋海朝出门后便迫不及待套上大衣,衣领竖了起来,挡住脸,才觉得不那么窒息。
大街上,鞭炮声络绎不绝,路上见不到几个大人,小孩子倒是欢田喜地地在雪地中奔跑。
穿着新做的大棉袄子,大多蓝灰色,却奇异地感受到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味道。
出门出得急,没带手套,一路迎着寒风行驶到七里巷,蒋海朝的手已经冻得没了知觉。
下车后,将车停靠在偏僻的小角落,落了锁,急吼吼地把手往大衣兜里揣。
掏出兜里被揣地暖烘烘的铁皮盒子,置若珍宝般仔仔细细把上面的灰尘擦拭干净,才按照记忆进入巷口。
七里巷比总后大院热闹,进入巷口,随处可见小孩子欢快奔跑的身影,随处可闻的饭香味。
年味浓郁地整个人像浸泡在充满快乐的水缸里,甜到窒息。
一天吃两顿大餐的习俗那是有钱人家,七里巷这边的居民普遍只吃晚上一顿,早上下午都为晚上的餐饭忙活。
张丽华把收音机搬到小院儿里的石板上,下面垫了块木板,上边撑了把小伞,避免被雨雪沾湿。
收音机音量被调到最高,里头播放着逗趣的相声节目,声音响亮到能让全院子的人听见,乐得喜庆,隔壁小孩都忍不住地往老顾家跑。
小孩子们尽情戏耍玩闹放鞭炮,大人们就在院子里干活儿。
炸鱼,炸肉园子,卤猪肉,卤牛肉,满院子都是馍香和肉香,香得小孩围在灶炉边直咽口水,默默期盼晚上快快到来,才能痛快地大吃一顿。
年前攒着的钱票也终于舍得花了,全换成了各种糖果瓜子,糍粑年糕,这些食物平时很少吃,单是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七里巷还是个十分有人情味的地方。
每年春节,居民们都会齐心协力在各自院儿里头,用黄土和秸秆糊一个大火灶,再起一口巨大的铁锅,用来蒸大白馒头,蒸完我家蒸你家!
蒋海朝刚到达顾家小院时,见到的就是这一副谐情景。
张丽华呵呵笑着往大锅下一站,卖力吆喝:“我们家的馍馍蒸好了!下一个谁!快来,别浪费了柴火!”
隔壁牛婶儿忙举手,吩咐孩子们把生面团抱上来:“快快!小子们!上锅,蒸馒头咯!”
顾芊跟着她的几个嫂嫂在搪瓷盆边摆弄馒头,每一只馒头肚上,都要给它用红色食用色素点一颗红点,瞧着就喜庆。
蒋海朝小心翼翼站门口观望了好一阵,才寻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
“哎!小孩!”
小女孩正围观蒸馒头,冷不丁被一又高又帅的哥哥呼唤,小眼睛茫然地眨巴眨巴。
蒋海朝笑容极具迷惑,一副邻家大哥哥模样,笑眯眯的:“对,就是你,来来来,哥哥有事儿找你。”
踟蹰着,终究没能抵挡男□□惑,小姑娘迈着小心翼翼的步伐走出了院门。
蒋海朝蹲下,细声细语问:“乖乖,认识你们院儿里的顾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