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陈如松也想给儿子操办酒席。
“这次的礼金不会少,小景明年要进京参考的,好好准备一番,盘缠要带够,需不需要族里派几个力气大的陪着去?”进京赶考,听着就热血沸腾,二族老恨不得自己年轻个二十岁,跟着过去。
“听说进京赶考,每个地方都会有专门的地方供学子歇脚,还会供应饭食,一路也较为安定,我这次回府城再打听打听,看看是否需要族人相陪。”有族人陪着,总比外人好,他们陈家村的族人,种田种地,手劲也不小。
“好,有什么困难就跟族里说。”
另外三人也是这个意思,说完这个,村长接话道:“这次小景中举,族里奖励五十两,不多,但族里这些年,你也知道的,都是靠着田地,富是没有多富,靠着村塾收一点别家的孩子,日后有了小景这个活招牌,族里会越来越好的。”
陈如松摇头,笑道:“五十两还不多,多少才算多。”
“朝廷一年给小景的就有四十五两,待明日,各个地主乡绅送的东西,这五十两真是个小数目。”
村长大儿子在府城族塾,也不是什么都没学到,府城中举的人总是比他们这多,碰上了两次府城人家中举,宴请当日,地主乡绅送田、送地、送银子、送宅子等等,举人家里一下子就富了。
村长特地跟儿子打听了,也就知道这情况,只是他们陈家村这一支,手里的银子不多,能给五十两已是尽力了,他提前说别嫌少,就是怕明日一对比,如松这小子会觉得地主乡绅都比族里大方。
“族里的心意我知道的,村长和三位族老放心。”陈如松表示听懂了意思,在陈家村待了几十年,他当然是知道族里大概是个什么情况的。
“再给小景办一场声势浩大的酒席,族里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还是得靠你们自己。”
陈如松点头,沉吟片刻道:“这次的礼金,就留在族里吧,供养更多读书人,咱们这一支,就靠自己发扬光大。”
“不行!”“不行!”“不行!”“不行!”
村长以及三位族老异口同声拒绝。
“族里困难,小景也是一份子。”银子自家如今不缺,帮扶一下族里也好。
村长摇头,“你是不知道进京赶考的花销,京城样样都贵,一场赶考下来,一两百银子就没了,或许还更多,进士难考,考个几次,你手里还能有钱?”
“你想着族里,这很好,等小景考中进士,你不说给,族里都要问你要,如今你啊,就只管将银子往怀里搂,小景的前途最重要。”大族老劝说道。
原来进京赶考一次要如此之多,陈如松稍退一步,“那不如就留一半。”
他也不是逞能,而是族里花大价钱给儿子办酒席,他们一家吃了拿上礼金拍拍屁股走人,总归有些过意不去。
一直旁听的五族老搭话,“如松,你就听我们的,顾好小景先,礼金就是给小景日后科考的,你别腻腻歪歪的。”
杨稔知道自家男人纠结的点,他们夫妻俩都是不爱占便宜的,欠了旁人的心里总是不自在。
不过这种男人说话的场面,她也就不插嘴,反正给不给她都不介意,族里办两场酒席,忙里忙外,给也能接受,不给就是赚了。
第106章 亲事
族老成功劝下了陈如松, 之后几人就在商量酒席该怎么办。
小景则在村塾的藏书房待着,考进士,要通读不少书籍, 也得抓紧时间。
虽明年的考试是没希望的, 可他也要全力以赴。
儿子的乡试,是勉强考过的,会试的希望渺茫,到底要不要明年就去考, 夫妻俩也商量过, 最终还是决定去,让儿子摸摸底, 就算明年考不过, 心里也有些底,就如之前几次科考那样, 考一次,对于会试就熟悉些,不会那么忐忑。
陈如松参与操办酒席还不够,杨稔也一起忙活。
忙忙碌碌了好几日,酒席终于办了起来。
这一日上午,祝贺的人蜂拥而至,礼房先生没空歇, 拿着笔的手就没停过。
到了后边, 十里八乡的地主乡绅也陆续送了礼来, 有些甚至亲自过来,就为结识一下这位年轻的举人老爷。
陈家村的人看着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扬,鼻孔朝天的人如今竟一副和善的笑脸,都觉得有趣, 驻足观看。
村长连同三位族老都陪在陈如松和小景父子俩的身旁,这家的贺礼不能收这么大,那家的贺礼可以放心收,可谓细心极了。
这十里八乡的,村长和几位族老最为熟悉,陈如松并不反驳,就按照他们说的来做。
最后连知县也来了,来跟这位年少有为的年轻举人交好一番,凭这个年纪就中举了,不用想日后就能比自己这个五十多岁的糟老头子走得远,这会不来交好,日后就没机会了。
知县与举人,是能平起平坐的身份,能来,也不是太令人意外。
招呼这些有些身份的人一整个中午,将人都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