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龙夺嫡 作者:凤鸣岐山
第440章 万言书事件(一)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远卓四年五月,忙是忙了些,不过胤祚的心情却很是不错,无他,诸事顺利,无论是外交、军制改革还是币制改革乃至六部政务都顺溜得很,没发生什么大乱子,即便是胤祚最担心的二子狠斗从而影响到户部运作的事情也没有发生——弘历、弘扬兄弟俩都乖得很,配合着允缜将户部打理得井井有条,很是识大体,这令胤祚开心之余也有些子头疼。
外交方面:诚亲王允祉着实是个天生的外交人才,坑蒙拐骗无一不精,轻松地将来京的俄罗斯使节团忽悠得不知天南地北,傻乎乎地签下了《中俄北京条约》,此条约重新划分了中、俄两国的国界,双方以贝尔加湖中心的一个小岛为界,北面属俄罗斯,南面属大清,黑龙江流域全部归属中方所有,中俄双方以外兴安岭及乌第河为国界;双方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以结永好;开放尼布楚为边境通商口岸,互通有无,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无文票者不得越境从事商贸、捕猎之行为。
另有密约一份——按约定俄罗斯如欲赎回因无故入侵大清领土而被擒之将士,须以白银按军衔计价,中将二万两银子,少将一万八千两……各级将士依次减等,款到放人,若是因俄方交款延误所导致之战俘死亡,大清概不负责,另,自合约签订时起,所有战俘之伙食、住宿费由俄方按中方定价支付。
大清派驻英、荷两国之使团已经派出,规模不小,随行人等中“鸿鹄”子弟几乎占了一半的人手,由英、荷来华之使节团陪同前往欧洲。东郊民巷之拆迁重建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预计到远卓五年清明前后将可完工。外交学院的筹备工作也顺利得很,从礼部、理藩院、八旗商号等处抽调的大批懂洋文的人才陆续到京,并礼聘英、荷使节团中部分随员留华担任礼仪教官,学院暂时以国子监校舍为开学之场所,新校舍位于东郊民巷,与东郊民巷之使馆区毗邻,同时开工。外交学院第一批学员来自礼部、翰林院官员以及国子监的监生,预计远卓五年起面向全国招考,凡具有举人身份者均可到京参加每年一次的招考,从学院毕业之学员即入礼部任职,这也算是科举、捐官之外天下举子另一条当官之路罢。
军制改革方面:原定扩充到四万的火器部队已经调整到位,正在紧张的训练当中,预计到远卓四年底可初步具备战斗力;所有火器部队全部换装完毕,不再身着背后有个烧饼大的“兵”字之甲衣,新军装为绿色、仿胤祚前世那个时空的“北伐军”之大檐帽军装;军事学院之新校舍提前完工,位于香山脚下,占地多达三百余亩之军校设施齐全,所有楼房一律为青石、水泥建筑,第一批学员已经搬入新校舍上课,学院虽尚属草创,但已经有了正规化的趋势;海军部、陆军部、总后勤部、总参谋部大体调整到位,开始运作,归口于军机处的领导之下;位于金陵的江南枪炮局开始筹建,从天津枪炮局、天津钢铁厂所调派的大批人手和设备已经从海路运抵金陵,预计远卓四年底可以正式投入生产,远卓六年起将对江南大营所属各军陆续进行整编换装;鉴于东瀛即将发生动乱之局面,原定驻扎东瀛之正红、镶红两旗富余旗丁不再前往东瀛,调入火器部队整训,改由火器部队抽调一支三千参加过布伦托海子一战的老兵前往东瀛驻扎,并由大清皇家海军第一舰队派遣一支分舰队到东瀛加强守备力量。
币制改革方面:在雍亲王允缜的支持下,户部于远卓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京师举行招标会议,在对来京之各大钱庄的资格进行审核之后,圈定了六家实力最为雄厚的钱庄作为首批领到银行执照之私有银行;远卓四年正月十五,筹备了十余年的中央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户部侍郎杨名时出任中央银行首任行长;远卓四年正月十五,钱法变革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序幕,中选的各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指令下快速出击,或是兼并、或是合营,快速地将分散在各地的那些大小钱庄一一并入自己的旗下。与此同时,百余名钦差奔赴各地,督促各地官员按章办事,限期出具安民告示,宣布所有之交易、纳税全部以纸币、铸币为准,限制金、银、铜钱之流通,至远卓五年春节前完全取缔金银之流通,私人存银不得超过千两,个人或是商户所拥有之金、银依照官定之价格到任一银行办理兑换事宜,所有银行除留部分金银作为储备以供应外贸兑换之所需之外,其余均须上缴中央银行换取纸币及铸币。
不可否认,币制改革牵涉面极广,不但是商户、朝廷、钱庄,即便是普通老百姓也牵涉其中,这其中的事物之繁琐着实令人想起来就头皮发麻,好在此项改革蓄势已久,各项准备工作早已到位,再加上允缜、施世伦等人领导到位,虽出了不少的小岔子,可大体上还是将事情办了起来,到远卓四年五月止,钱法变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各项调整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展开之中,当然要想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远不是一年、两年能实现得了的,对此,胤祚也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只是胤祚没有想到的是:此等利国利民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