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龙夺嫡 作者:凤鸣岐山
第446章 大清邮局(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这句诗道尽古人传递书信的不易,即便是到了驿站已经遍及全国各主要城市的今天,书信,尤其是私人书信的传递依旧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驿站是官府专用的,百姓们可没有使用的权力,就算掏钱都不行。在如今这个年代,私人书信的传递还是落后得很,除了让熟人帮着送信之外,也就只有委托一些专门以帮人送书信为业的“行脚”来传递书信,及时性和可靠性都差得很。毫无疑问,邮局的潜在市场有,而且还很巨大,但是能不能在便民之时还能盈利则是另一回事,若要胤祚拿国库的钱去不断地填邮局的亏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八旗商号是这个时代的经济怪兽,就其营业额来说,也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综合体,经营的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行业,八旗商号唯一没有涉足的行业就是青楼了。刘长鄂能成为八旗商号国内部分的掌舵者,除了因其父的余泽之外,更主要的是刘长鄂本身就是个商业奇才,对商机的把握能力极强,头脑也好使得很,胤祚刚一提出邮局的概念,刘长鄂的心里头就盘算开了,等胤祚将邮局的大体构思一解说完,刘长鄂已经将整体思路都整理完毕了。
“回禀圣上,奴才以为这个邮局可以搞,但能不能赢利要看圣上打算如何操作,若是由奴才来办,盈利、便民两不误,若是由总后勤部承办,奴才不敢保证。”胤祚的话音刚落,刘长鄂很是恭敬地答道。
嗯哼,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国营垄断企业要嘛是盈利了却做不到便民,要嘛干脆亏本还误事,只是若将此事交托给八旗商号,一者八旗商号此时已经是巨无霸了,啥都搞,啥都垄断的话,将来要想启动商业立国之策只怕难办,二者,官府的公文、军报传递若是交给八旗商号难保不会出岔子,万一军国机密泄漏出去可不是好玩的事情,更遑论交由其它私人来搞邮局了。胤祚心思动得很快,不过并没有将自个儿所考虑的这些事儿说出来,只是笑了一下道:“说说看,若是由你来搞,这个邮局该怎个办法?”
“是,皇上。”刘长鄂略一沉吟道:“奴才以为现如今的驿站体系虽是可用不过其中弊端甚多,既要迎来送往又要传递公文,诸事繁杂不说,其中拆污烂的事情也举不胜举,奴才以为若是要办邮局可分几步走:第一步是剥离,即将驿与站分割开来,报马体系不再与迎来送往相关联;第二步,对现有之报马系统进行整编和加强,根据人口密度加以调整;第三步,成立专管机构,整理出一套合理的投寄资费,根据投寄的远近、包裹的重量、紧急程度等计价;第四步,发行圣上所云之邮票、信封,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嗯。”胤祚不置可否地点了下头,想了好一阵子之后,看了眼垂首站在一旁的周用诚道:“长鄂,这事儿你让八旗商号多抽调些人手,跟总后勤部密切配合,先调研一番,尽快拿出个章程来,该怎么搞,朕自会有旨意给你,去罢。”
“是,奴才告退。”刘长鄂是个灵醒之人,眼瞅着胤祚没立刻答应将此事交于八旗商号,便知道胤祚心中还是想将此事交由总后勤部,也不敢有什么不满,紧赶着应了一声,恭敬地磕了个头,退出了上书房。
“又福,你都听清了罢,这邮局的事儿还得抓紧去整,唔,这段时间若是报马紧张的话,朕下道旨意,先从各地驻军中抽点些人马对付一下,等邮局的章程出来之后,再作定夺,嗯,真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去整该够了罢?”待得刘长鄂走后,胤祚看着周用诚道。
周用诚虽始终保持沉默,可听得却很是用心,心里头对于胤祚提出来的邮局体系早已暗中做了一番评估,对于其中的神思妙想已是佩服万分,此时一听胤祚话里的意思还是打算将邮局归入总后勤部领导,心中更是激动不已,用力地点了下头道:“是,圣上,臣一定按时将章程理出。”
远卓四年八月初五,十五、二十五,第二、三、四期《京师纪事报》相继出炉,就“万言书”中所提到的“五不解,十大过”正、反双方在报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对于布伦托海子之战的功过是非大体上没有什么疑义,也甚少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毕竟抵御外诲本就是件大多数人拍手称快的好事;外交谈判的事情也争议甚少,主要是因这时代的读书人并不懂得外交是怎么回事,压根儿提不出太多的反对意见,而对于多出外交学院这么个当官的路子,绝大多数的读书人还是欢迎的;军制改革虽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是都提不到点子上,基本上属于胡言乱语之类的胡话,连登报的资格都没有;对于军机大臣们的错误批判因第一期报刊中各大臣的表白而基本烟消云散,即便有些争议也都难登大雅之堂;对胤祚提出的科举局部变革的争议却是不小,不过因胤祚扛出了孔夫子的“六艺”之说,众多的读书人也无可奈何,只能是抱怨一下考试负担增加罢了,至于武举的变革倒是没人提起,一者是因武举跟读书人关系不大,没人会为武举去抱怨,二者,改革之后,军校取代了武举,不但没减少武人当官的名额,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