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由营部统一收购。红花按照品级,一等品每公斤六元钱,二等品每公斤五元钱,三等品每公斤四元钱,等外品每公斤两元钱。
经过李连长的一番解释,职工们算是明白了。只要把红花摘下来,挑出杂质,晒干后,交到营部收购点就给发现钱。
这个动员令一出,整个连队都沸腾了。
那些家属们,第二天一早就戴着草帽,脖子上挂着一只大大的布口袋,胳膊上套着两只长袖套,就下了地。
一时间,红花地里到处都是人。
太阳出来了,也不嫌热了,一个二个干得非常起劲。
到了中午,都不舍得回家。
有的坐在地头阴凉处,休息一会儿,喝点水,就又下地了。还有的为了节省时间,干脆带着馒头来,吃点喝点垫补垫补,一整天都呆在地里头。
而孩子们放学后,也会骑车跑到支渠那边,去摘红花。
直到太阳落山了,才和大人们一起回连队。
这时候,也没人怕鬼了。
一个是地里人多,二是距离三角架也有一段距离,三是想着红花开得红艳艳的,是个鬼都害怕,四是受挣钱的动力驱使,即便是有鬼也不怕了。
不过两天,连队里的很多家庭都下地摘了红花。只见排房前面的窗户台上,小棚子顶上,到处都用簸箕晒着红花。
老职工们在这方面很有经验。
他们叮嘱家属和孩子们:“晒红花也有讲究,只要把水分晒掉即可。千万不能晒得干渣渣成了碎沫,那样不但不压秤,还破坏品相。”
要知道,每一级红花的收购价差得可不少啊。
黎元元也充分感受到了这份挣钱的热情。
一公斤晒干的红花得有多大一包?
她没有概念。
可采摘红花的热情,却影响到了田爸爸和王妈妈。王妈妈还专门做了两个花布袋子,准备星期天下地摘红花。
几个小将们一见,也不甘示弱。
一公斤红花能赚好几块钱,爸爸妈妈一个月工资也不过三四十块,咱们一家人都下地,还摘不了一公斤红花吗?
再说,等到七月份放假后,有的是时间。
那时,就可以天天下地摘红花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一共更4章。
晚一点,还有第4更~~
这样才算补齐了9月的20W字~~
为了拿这个破全勤,累颓了~~
以后再也不干这种傻事了~~
第109章 跑调动
*
星期天一大早, 田根宝和王慧珍就带着几个小将一起出了门。
下地摘红花,尽量赶早而不赶晚。
趁着太阳还没升起来,赶紧摘一点, 也不受热受累, 就当下地玩一趟了。
到了支渠那边,远远地就看到红花地里已有不少人了。黎元元背着草帽,脖子上挂着一只花布袋子, 跟着爸爸妈妈和三个小哥哥一起下了地。
摘红花, 可以用手揪,也可以用镊子夹。
根据家属们总结出来的经验, 最好是用镊子夹。这样采摘的红花,干净完整, 一点杂质都没有,品相也好。而用手揪, 一不小心就把叶子也给揪下来了,而且花苞头下面还带着一圈小刺, 一碰就有点扎手。
可家里没有准备那么多镊子,黎元元就用小手揪着。
她注意到,地里的红花分为两种, 一种是大红色的, 但更多的是金红色的。按照收购等级, 只有那种纯大红色的才是特级品,其他的都是一、二、三级品。
可要想采摘大红色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耗时不说, 稍微掺点金黄色的,品质就下来了。
所以,大家都是顺着采摘,也懒得费那个事了。
黎元元手脚忙个不停。
可看看布袋子里,只有那么一小撮,晾干后,估计连一克都不到。摘红花,看着是个巧活,可干一会儿,就感觉累得慌。
家里除了王妈妈之外,都不是干活的人。
不过一个小时,一个二个就累得走不动了。
这时,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温度也上来了。
田根宝一看,就下令收工。
在他看来,下地摘红花,不过是个业余消遣而已,能摘多少就摘多少。几个小将一听,就从地里出来了。王慧珍本来还想再摘一会儿,可老田站在地头一个劲地催促着,也就跟着收了工。
一行人回到了家里。
王慧珍拿出簸箕来,几个人把袋子里的红花都倒了出来,你一撮,我一撮,加在一起也有一小堆。
田根宝见了,笑着说道:“这一小堆,晒干之后,估计有个七八克吧?”
田伟民一听,顿时泄了气。
这么多才七八克,那一公斤得有多大一堆啊?
看来这个五块钱也不是那么好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