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几个漠然看他跌落,猴子也不知自己何等想法,猛然也跳入河水中,将和尚拎起,扔在对岸上。
“你救他干甚?”
“他死了,你去做佛。”
猴子冷冷说道。
和尚萎靡在岸上,连吐了好几口水,幸而之后是平平稳稳山路,他们进过山门,在大雄宝殿见过那如来佛。如来和颜悦色,亲自封他们金身,猴子被封了个斗战胜佛,手指一捻,果然感觉不同。
如来说他们几位功高劳苦,已是各自封赏,元帅与将军已是官复其职,护送唐僧任务已结束,可归矣。
另三个早已消失无影无踪,猴子心中总觉得不大舒服。他走出大雄宝殿,来路正见观音,观音向他行佛礼,声音柔态,喊他齐天大圣爷爷,猴子问道,那和尚之后去哪里?
观音将他领到了藏经阁,和尚正在藏经阁取佛经,却因身无分文遭人刁难,猴子咳嗽了声,那刁难者心惊胆战,连忙不敢继续盘问,将经书尽数递给和尚。
和尚出来千恩万谢,说贫僧今日才知原来悟空如此和善,猴子没有说话,和尚又说,今日已取到经书,贫僧心愿已了,此番感激不尽。
猴子扬长而去,一路腾云驾雾,所见神仙皆是远远就朝他行礼,等他落到花果山,二郎神正令人用仙露浇灌那些花果树木,对他亦是毕恭毕敬,说为庆祝大圣爷爷封佛,小神在府邸内备酒备饭,请大圣爷爷赏面。
猴子去了。他喝了不少酒,晃晃悠悠去南天门走了一圈,玉帝听说他前来,领着文武百官先过来拜新任斗战胜佛,七仙女从御膳房取酒,奉给他,说是王母九千年蟠桃酿的新酒。
猴子正喝着,七仙女中最小的忽然问他道:“大圣爷爷如今已是与如来并肩,天上天下未有不惧怕者,想必已是无求了吧。”
她声音娇憨,面容甜美,凑着要往猴子怀里钻。猴子不顾她,自行喝着酒,忽然手中酒壶落下,他猛然推开仙女,冲下凡间去。
凡间大唐,唐僧正取回了经书,受唐王册封。猴子掀起狂风大作,朝廷上掳走和尚,飞到一荒山野岭处落下。和尚心惊胆战,猴子却问他,你之前才藏经阁所说之话,再同爷爷说一遍。
“不知悟空……问的是哪句?”
“你心愿乃何物?”
“贫僧心愿,乃,乃取到西经,阿弥陀佛。”
猴子松开了手。
他站在天地之间,又眨了次眼睛,忽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什么齐天大圣爷爷,与如来并肩,这种东西——如来!!”
他一声怒喝,双目圆睁,眼前景象遽然消失,猴子眼看着那些天地万物景象,最后化成了一道山门,而他正好跨出这山门去。
作者有话要说: 觉门,迷惑颠倒万物,猴子最想要颠倒的就是如来佛压他五指山这事情,然后在幻象中,他能与如来平分秋色,甚至如来畏惧他
让他发觉这世界虽然好但是不对的是唐僧的心愿
五章铁定写不完啊哈哈,高估我自己了
第140章 入正门
猴子四下张望, 却见着他师傅师弟几个安然无恙, 也不像是进入幻境之中,他心中略有不安, 取出金箍棒去晃一圈。
三藏见他脸生异样, 询问他发生何事, 猴子正要说话,两旁金刚却弯下腰来,声如雷鸣。
“阿弥陀佛, 不可说, 不可说。”
猴子只得生生咽下话语,说了句无事, 却生了百般警惕:他在幻境之中仿佛如历百年,而在现实中只不过抬脚落脚一瞬, 旁人看不出端倪, 只有进入幻境中者才能感触,想必这山门考验也是如来所设,简直多此一举。
三藏一行走入第二道山门。
天蓬将他将军玉佩系在腰间。
他乃这天庭堂堂天蓬元帅, 掌领天庭天河水兵八万,威风八面, 然而未成仙之前凡人姓名早已忘却,便以这官职为名。又是容貌俊美非凡,身形颀长俊朗,见多识广,侃侃而谈, 颇受天庭一干仙子仙娥追捧,有见他羞红脸者,有见他丢下手帕者,就等这位天蓬元帅带着她手帕,一见钟情,前来述说情肠。
天蓬本胆大妄为,醉酒也敢入嫦娥屋内,与她调笑一番,近日来却有人私下与他说,卷帘司颇为不安分,想是要从元帅这处落手,说元帅近年来功高盖主,怕是有心。天蓬虽说自己行的正做的光明,又想那卷帘司罗织罪名是一把好手,干脆要做一场戏给卷帘司看。他穿戴整齐将军衣袍,却不去天河处统练,反而在府邸内大摆酒宴,专门邀请那些貌美仙子前来赴宴,在宴会上喝的醉醺醺,将军衣袍半解,与左右仙女逗戏,玩投壶行酒令。
他以为这般就可迷惑卷帘司,留下他并不热衷将军功勋的印象,然而某日入深夜,他刚从七仙女宴席上返回,一路走得神思恍惚,忽然就被左右出现的士兵用捆仙索缠住,带入天庭之中。
玉帝在上,有奸人在后,口口声声说那天蓬元帅整日亵玩,不思进取,连将军玉佩都不知落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