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念道:“张三一家五口,一座房。”
第72章
那天阳光正好,永州百姓百里相送,恭送朝廷的车队胜利离开。
敬远侯傅远在车队最前面,随之在其后的是王石,以及众将士。
他们顺利地在一个月内将一片废墟的永州变美,建成一片片整齐排列的红砖房,给了永州千千万万的百姓遮风避雨的地方。
无异于给人生的希望。
这对永州百姓来说是永远无法抹灭的恩德,可对京城百姓来说却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甚至比不上京城新上新的一道菜。
到最后满京记得他们一行人的也就只有皇帝和满庭朝臣。
朝廷上,皇帝看着下首恭敬的臣子,是舟车劳顿掩不住的疲惫,他高兴道:“这回永州的事,多亏了傅爱卿和一众将士,才能在一个月内处理好流民之事,解朕心忧。”
一众大臣面带微笑应是,自然也有人表面带笑,心中却是另有一番心思。
李丞相之前前往永州镇压流民,反遭抵抗,他实在是撑不住了才假装病倒。
本来想着把此等难题撇给傅远,到没想到他得胜归来,反而在皇上面前长了脸。
李丞相低着头,眼神明灭不名,无人可以窥探一二。
盛公公拿出圣上事先写好的圣旨宣读,此次出行永州归来的所有人全部官升一级。
至于傅远官位已高,爵位较高,圣上则按照惯例赐下一些赏赐。
可以说是赏不抵功,可目前傅远的功劳也只能由皇帝记着,日后立下大功时数功并赏。
退朝后,皇帝依旧是独自留下傅远,到养心殿内交代一些事情。此时朝臣皆散,只余他们二人,就连盛公公也被皇帝遣散出去。
一时安静,皇帝也放松下来,君臣之间的距离顿时缩近,他含笑道:“傅爱卿,你这回可算是替朕解决了一件大事,李丞相那老匹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也该给他点颜色看看了。”
当时是李丞相自己主动请缨去永州,却因个人失误直接装病,把烂摊子丢回给朝廷。
幸得傅远得力顺利解决这件事,永州的百姓才就此安顺下来。
皇帝每日都会接到傅远送上来的事情进展禀报,他的金龙卫也守在暗处禀报这永州的一举一动及进展,足够他对傅远所作所为有足够的了解。
傅远拱手道:“是微臣的职责所在。”
听了这话皇帝更是满意,他喜傅远有此能力,更加欣赏他的谦逊。帝王要的是能够服从自己命令的臣子,若不然,便是再有能力也不会受宠。
李丞相便是这一类人,有能力,却又足够嚣张自傲,令皇帝生厌。
皇帝点头,满意道:“你的功劳不必多说,朕都记在心里,到时一并赏。”他们都明白目前的局势的。
想起金龙卫前些日子的禀报,皇帝又道:
“听说此回永州的房屋兴建多亏了傅爱卿的夫人提供的水泥和红砖。这水泥可以起坚硬墙壁的作用,红砖与青砖作用更是相似,可以用于建房。”
他承诺道:“此回永州房屋可以这么快建成,水泥与红砖功不可没,如此利国利民之好事,自然得由国库出钱。”
先前的水泥和红砖都是沈玉姝自己出资制作,并且命人送过去永州的,也没有想过要卖与朝廷。
不过傅远知道,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皇上愿意如此承诺,想必是有所图的。他坦然应道:“如此便多谢皇上了。”
见傅远接受他的旨意,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的事也就好开口了:“朕听说这红砖效果不比青砖差,说实话,朕也想姜国的百姓能够在朕的治理下全部住上砖房。”
皇帝没有把话全部说出来,他想傅远会明白的。
皇帝所言也如傅远心中所想,傅远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婉转道:“回皇上的话,红砖是内子研制出来的,对于成本以及是否可以大规模推广尚不了解,微臣回去问过之后再禀报。”
虽说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可皇上觉得几率甚大,他笑得愈发欢快,是大业可成的愉悦,若让盛公公看了也该心惊:这皇上可从未如此笑过。
皇上继续道:
“如此甚好,那水泥朕瞧着也很是不错。若是以后可以用水泥将官道整顿一番,不再是崎岖不平的泥泞道路,那对于朝廷与地方之间的书信传递以及寻常马车行走也算是一个极好的改善。”
看了皇上惦记着的不止是红砖,还有水泥,傅远仍旧是谦逊道:“这水泥确实可以使道路表面变得坚硬,马车行走也可以更快。微臣一定回去问过内子了解是否有可行性。”
皇帝很是满意,又问了五六个关于此次永州重建房屋的问题。君臣一问一答,一个时辰悄然而逝。
最后皇帝才放过傅远,挥挥手道:“今日之事便先到这里吧,傅爱卿你也许久未回,想必家中妻儿已是等久,朕也就不多留了。”
见皇帝终于停下话题,傅远心中甚喜,他也早已回话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