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乍一看来,似乎整个京城的权利崇祯全部让渡出去了,但是实际上,崇祯还将会根据需要,将大量新军将士安插在体制之内,并且严格确保所有官员日报、情报的真实、充足、及时。
同时,执笔监、理政监也将不再单独只对崇祯一个人负责,而将会同时对所有七八品的官员负责,七品官员配备专门的执笔监理政监人手,八品官员也将与两监人手互通。
以此保证政令与情报能够完全按照崇祯的想法来流动。
尽管很多方面确实参照了村令体系,但是这套城池官吏体系,却做到了情报、执行、政令等多个层次全部做到监督。
当然,崇祯不愿意设立太多官员,也不愿意给予官员太大的自主权,但是在俸禄方面,却还是相当大方。
正好之前官员们被大肆查抄之后,他们每月实际能够拿到的赃款崇祯也都心里有数了,这些数据也成为了他制定俸禄的一个参考对象。
肯定不可能让官员直接拿到与收受赃款之后同等的俸禄,但是比起过往,那也绝对是大额乃至于指数级增长的。
“好,将这些内容拟成通告,明天发下去吧。”
整个名单问题不大,除了崇祯根据自己的想法调整了其中的数人外,其他都没有变动。
当然,这个名单中的划分,仅仅只是目前第一阶段审核的结果,并不代表最终的结果。
为了拖延时间,崇祯硬生生将之前准备一轮考核结束的事情,拖了三次,那些京城吏员们,便必须再多努力奋斗十天,才能稳住自己的位置,乃至于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解决了这些事情,之后,崇祯便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农令制度的改进上。
不得不说,外行领导内行,外行为内行建立体系,为内行制定标准,真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甚至有相当低级的错误。
崇祯之前设定的村令体系,其实都还是政令体系中的一个变种,应该说完全属于崇祯的专业之内,只不过因为没有更多可以参照的东西,所以算是政令体制内的一个创新。
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尚且半个月就进行了几乎是改头换面一般的革新,更何况这农令体系呢?
仅仅施行这么几天的时间,汇报上来的各种问题就注意表明,这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之多已经相当严重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这套崇祯寄以厚望的农令体系无法正常运转,有着村令体系作为支撑,很多出现的问题都能够通过村令村尉的参与而达到与正常相近的效果。
也正是因此,当时农令体系的政令,才会引发国运那么大的提振,要知道,之前没有更新过之前的村令体系,可是没有激起国运半点水花的。
问题多,专业性强,而且涉及的是农业这个特别需要谨慎的领域,崇祯自然就全副心神都放在了这个方面。
以至于,哪怕是战争再起,也仍然沉溺在制度的改善之中,让唐通为首,外加徐允祯、邓文明的这三位将领,自行应对。
————————————
“大顺皇帝,这便是我方的想法,不知您这边是何打算?”
李自成的军帐之中,梳着金钱鼠尾辫的谋士,正侃侃而谈。
随着他的讲述,李自成帐中的诸多将领都躁动了起来。
满清军队在最开始硬攻山海关不成,结果被明军挡下之后,多尔衮便派人前来了大顺的地盘,找上了李自成,商议两军联合进攻中间的大明。
此前几次,因为拿不出什么好处,也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威慑,所以满清的使者一直都没能在所有人面前亮相。
不过,就在崇祯全心处理农令体系的事情时,满清的两次突袭无用,全都被山海关明军打退,步卒伤亡惨重。
确定自身着实没有办法靠硬功速胜之后,满清主动增加了条件。
正是因此,才有了李自成做主,让满清的使者在军议之中讲说合攻之事。
尽管李自成并未明说,但是据此,他的意思便已经展露了。
“诸位将领有何看法?畅所欲言。”
“皇上,我们绝对不能跟这狗鞑子搅和到一起啊,这些家伙都特娘不是人,我手底下好些将士都是关外来的,这血海深仇洗都洗不净,怎么能跟他们成一伙的?!”
“我全家都是被鞑子杀的,杀鞑子可以,和鞑子一起杀人绝对不行!”
......
李自成的话刚刚说完,反对的声音就立马站了出来。
尽管大顺算是马匪流民建立的国家,但是其中与女真有着血海深仇的士卒将领数量同样不少,在见到这个谋士的金钱鼠尾之后,好些将领都直接开骂了。
现在一见李自成有和满清合作的架势,一个个赶紧跳出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李自成早有预料,见此,并未多说什么,只是朝着自己的亲信使了个眼色。
“哎呀,诸位将军不要说得好像我大顺要投降满清了一般,这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