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他们的商户同行,平日里那可是五税一的重税。
怎的就这群跑海贸的,赚得最多也就罢了,交的税却最少!
难怪永兴帝和朝堂百官都鲜少有人注意到海贸之利。
这海贸的商税,交了同没交有什么差别?
怕是朝廷收他们一年的税,都抵不上人家一顿饭食的银钱。
别说是日理万机的永兴帝了,就连户部的钱大人,都未必能注意到东南海贸交上来的这点儿税收。
穆空青秉持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的态度,又拉了一张表格出来。
将一艘千料大船上可以装载什么货物售出,又装载什么货物返程,各自售价几何,全部列了个一清二楚。
不过这回,穆空青却是不准备自己出头了。
穆空青身上的功劳不小,升迁的速度也足够罕见了。
再闹出点儿什么来,那便是妥妥儿的出头椽子,等着人来削他。
谢青云的背景够硬,品行也不差,还与穆空青同是永嘉书院出身。
比起穆空青自己做那出头鸟,还不如将这东西交给谢青云,就当谢他先前几次替自己传话。
在玻璃厂第一批用于海水淡化的玻璃生产出来的时候,穆空青刚好将他的物价表交给了谢青云。
第104章 一笔生意
相较于惯用的长篇大论式的公文, 穆空青的表格自然更加简单明了。
谢青云笑眯眯地受了这个人情,并提示了一句:“若是日后户部公文皆如此般,想来钱大人和圣上都要省心不少。”
穆空青闻言一笑:“若谢大人有心, 自可如此办了。”
既然要送人情, 那就送个彻底的。
横竖东西是从他这儿出的, 不过是表功的人换一个, 一得面子一得里子罢了。
穆空青将明面上的事落实完了,就到了他此行真正的重头戏了。
第一批玻璃数量不小, 足够装备秦以宁那艘四千五百料的大船。
自家船只,于情于理都得排在头一批。
各家都有自己的门路,也都早早得了消息,说是此行有一位穆大人, 手中握着远航利器。
只不过这利器究竟是何物,没有一家能得个确切消息。
在穆空青一行人还没到广粤之前,这些人便都秉持着宁错信不放过的心, 一波波地同秦以宁套上了近乎。
而秦以宁一个生意人, 自然也懂得与人为善的道理。
凡是此次得到了船引的人家有意相交,秦以宁也都素来笑脸相迎。
不过这做事留三分的道理, 也是人人都懂得的。
这些商人虽介于秦以宁的身份对她多有奉承, 却没有一个直接开口问询玻璃之事的。
谁知道这东西究竟效用几何?
只要没到上船试用,让他们切实见着结果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冒这个风险。
秦以宁对穆空青有信心。
她知晓穆空青并非空口胡言之人。
所以秦以宁面对众人这般态度,也是半点都不着急。
提前定下是一个价格, 待到效果出来之后,那可就是另一个价格了。
当然了,在穆空青一行人抵达广粤之后,已经众人心中的疑虑已经消下去了不少。
更有那机灵的商户, 在察觉到此行南下的队伍中,居然还有隶属于工部的造船匠人之后,便直接同秦以宁预定了足够装配一艘船只的玻璃。
工部的人可不是穆空青能够调动的。
就是秦以宁她祖父秦老大人都不可能。
能够劳动工部的工匠一同南下,那么传言中的远航利器,十有八九是确有其事。
对比起一次出海能赚到的银子来说,订购这不知名“利器”的银钱,根本不算什么。
就这样,在玻璃厂的成品还没出来之前,秦以宁便悄没声地赚了一大笔。
现在终于到了要将玻璃装到船身上的时候了。
不说秦以宁和穆空青二人,包括那些已经下了预订单的商户,以及依旧处在观望状态的人家,全部都将目光牢牢钉在了那几大车盖着棉布的东西上。
此次出海的船只几乎全部停在同一片港口,船只要动工改造,自然是瞒不住旁人的。
工部的造船工匠早早便得了上头的话,知晓自己此行是来做什么的。
穆空青也在启程之前,就将自己对于海水淡化装置的设想,全部都落到了纸面上,供这些专业的匠人研究。
如今到了实地,有了实物,这些匠人们一手拿着船只的构造图纸,一手拿着穆空青提供的装置图纸,又对着船只和玻璃细细研究了一番,重新确认了安装玻璃,以及收集淡水的水箱的位置。
待到一切确认完毕,那几大车东西也被直接拉到了船上,工匠们这才开始动手。
从大车上船起,这艘船周围的船只上,便站满了各家前来打探消息的人。